在小橡树做活动,做着做着,似乎就做成了每年的传统。就像这次戏剧节,从2014年开始,一年一年做下来,居然就做到了第四届(其实应该是第五届,因为中间一届被做成了艺术节)。
1
每一年的戏都有挑战,每一年的活动都有亮点。去年做成了嘉年华,美食加手工,今年咖啡馆搬来了专业的咖啡机,还开发了最新饮品青柠莫吉托,大受追捧,引来孩子续杯无数。而甜品组更是开挂了一样,供应了大量的蛋糕卷。小橡树的活动,处处闪耀着家长的身影。除了演出,她们还客串了各种职业:造型师、巧手裁缝、艺术家、甜品师、店小二,还有卖花姑娘……

2
然而演出前的我,心里却是焦虑的,极度焦虑。

当初只是好玩,从清华的百年礼堂,到世纪剧院小剧场,从加拿大国际学校,到京西国际学校,跟着孩子们一出戏一出戏地演过来,从没有今年这么焦虑。剧本的改写,导演的变更,演员排练中的缺勤,一切离我期待的完美有着十万八千里。焦虑中,我来到后台。幕布之后,演员们席地而坐,听史妍老师讲解演出注意事项,也许是史老师娓娓道来的语气,也许是孩子们专注聆听的神态,我忽然有了信心。我想,他们进入了状态。

果然,舞台上,他们小宇宙爆发了:情绪到位、语言紧凑、动作流畅,高出彩排几个数量级!全场的笑声和掌声不吝惜地送给了他们。从音乐剧到绘本剧,舞台展示了他们无限种可能。

3
聚光灯下,孩子们收获了无数鲜花和掌声。其实戏剧,带给他们的远不止这些。

A
五年的戏剧经历,最直观的,锻炼了他们临场应变的能力。他们需要克服舞台上紧张的情绪,不自觉的小动作,学会处理各种意外,比如耳麦无声,搭档忘词。他们提高了表演张力。舞台上是热闹的,舞台上的演员是孤独的。剧场是封闭的,观众是不可琢磨的。一样的台词,不一样的情绪,会有不同的舞台效果。演员如果想点燃观众,只有先点燃自己。

B
教育里常说要尊重孩子,然而戏剧可以让孩子学会尊重。排练时,尊重自己和团队,演出时尊重台下的观众。戏剧是培养合作能力最好的手段,没有人可以唱独角戏。如果说孩子对幕后工作不甚了解,那么台前的合作是最直观的了。迟到、缺席,都会令排练不完整。每逢有孩子缺席,配课老师都要临时代替,那么导演该如何说戏?安排舞台调度走位的时候,缺席让队形出现了空位,而孩子下次课必然无所适从,他内心的茫然,成人何从理解?社会太丰富,孩子需要学的内容太多,我们常常拉着他们赶场一样从一个教室奔到另一个教室,却忘了,让孩子爬很多小山,不如集中力量爬一座高山,其中遇到的挫折与挑战是山脚下无法仰望的。而一路通,路路通,把一项活动做到极致,提高的能力在其他方面必然触类旁通。

C
戏剧表面是表演,深层是分析。每个作品都有自己表达的内涵。莎士比亚曾说过:自有戏剧以来,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,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,给它的时代看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。舞台上,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,好的表演者能深入体察角色的内心。如果说最初入门戏剧,我们还停留在背台词,解放天性,表演模仿上,随着孩子的成长,理解力的加深,对作品内涵和人物性格的分析指导,应该在表演之上,毕竟,我们并不是要培养专业演员。如果还能加上对时代背景的理解,那么,历史、文化、地理等多方面内容的分析,更会提高孩子的视野、写作和思想深度。

D
戏剧演出还是一个系统工程。台上成功的演出,靠的是幕后强大的团队:道具、服装、音乐、灯光、舞美、统筹等众多方面的工作。看好莱坞大片的时候,我常常想为什么我们拍不出真正意义上的大片?除了剧本,或许是我们完成一个系统工程的能力太弱。而这样的能力,是可以从小培养的。作为演员,孩子们首先学到的,就是管好自己的道具,保证每场道具可以正确出现在场上。看似简单,却经常发生孩子空手上台的状况。好在台下观众常常不明所以。随着孩子的成长,他们对这个工程了解更多,参与更多,未来的大片也值得期待。

4
一切过去,皆为序幕。在演出结束的庆功宴上,大家已经开始憧憬下一出大戏。谁让生活,就是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,一种仪式接着另一个仪式。在慢慢变老的日子里,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活动,构成独一无二成长的记忆。

明年戏剧节,等你,来一场独一无二的演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