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艺术团历次演出

   

呼啦一下,我面前坐着九个孩子,有的热情,有的腼腆,有的随和,有的特立独行……不管怎样,这五天,我们得一起度过。

拿出准备好的剧本,一共四个,演哪个?我和戏剧老师都没有定论……

 

小橡树的小剧团已办了两年多,长时间地观察发现:孩子在舞台上呈现的并不是角色,而是通过角色放大了的自己。所以,选一个适合他们的剧本,找到合适的角色,是他们能享受戏剧排练的第一步。

 

我大略叙述了一下几个剧本的故事,经过讨论最终投票决定演一部侦探剧,该剧一共五幕,剧本很长。九个特点鲜明的孩子,很容易就对应上了戏里的九个角色。

 

排戏不是目的,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通过设定的这个内容,努力实现目标,而当第五天目标达成之时,让他们品尝到收获的喜悦。

好吧,我们排戏。



 

原来每个孩子都热爱戏剧

 

舞台像一个放大镜,放大了每个孩子的特点,坐在台下观赏,更能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:看别人演戏是一回事儿,自己演是另一回事儿,当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时,每个人的下意识反应都是关注自己:第一次演戏的孩子紧张,手足无措、记不住台词;几个小剧团“老”演员则过份表现,用模式化的喜怒哀乐表现每一个人物。

 

所谓戏剧表演,就是要让孩子学习怎么样才能从完全关注自己中脱离出来,变成关注戏里的人物,关注一同演戏的伙伴,关注剧情的发展,关注观众的反应。虽然这个转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,但即使缓慢,孩子们也能慢慢从中感受到自己的变化,这就是演戏的魅力。没有孩子不享受这个过程,从众目睽睽下的不知所措到镇定自若;从只会背台词到能听到其他人的说话,并理解这些话和自己的关系……这一次又一次的蜕变虽不足以对外人道,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激励。有了这个体验,每个孩子都热爱戏剧。

 



演戏就是讲故事

 

经过半天的讨论剧本和破冰游戏,戏剧营的主题内容直到周二下午才正式启动。我们的计划是周五下午在园内给K班孩子公演,周六下午向所有家长进行汇报演出。三天!只有三天!12页的剧本厚厚一摞!有老师问:“你们演出的时候是看着剧本演吗?”

当然不是!我们要有模有样地呈现一台精彩的演出。

 

故事先于剧本。

孩子再三熟悉故事和人物后,自己找出故事的脉络和线索,自己发现自己所要扮演剧中人的出场任务和目的。

演出,就是要一起讲一个好故事。

 

这部侦探剧,充满悬念,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题材,故事一波三折,颇有趣味。当人物角色敲定的那一刻开始,他们就已然成为那个人物了。所有的孩子坐在一起,大家成了一个小镇里的居民,有金夫人、有小安迪、有戴奶奶、有王小姐、还有福警官……他们平时有聚会,他们出门要坐车,有人丢了东西要报案……一件一件剧本里没有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……



 

“剧本里没有这段内容啊?”谨慎的早早问。

“是啊,但是根据剧本里的内容,对于这件新发生的事情,你知道自己该说什么?该怎么做吗?”

“噢,我明白了。”

就这样,我们设计出一个又一个和剧本有关的小品,让孩子们练习。孩子们通过这样的设计互相熟悉,慢慢揣摩自己的身份,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关系,熟悉剧本的来龙去脉……当我们排练戏里的情节时,便可以轻松地放下剧本了。

 

三天的排练紧张有序,孩子们还分工合作,利用一切时间制作道具,于是乎福警官的小胡子,金发女郎的长头发,长胡子先生的大胡子……一样一样出品。此外,同学们自己负责舞台布置,用合唱凳组合出警察局、金夫人家、黛奶奶家、宠物店……

我们已经就位,就等观众了。



 

观众是必须的

五幕小剧上演。

周五的观众是K班小朋友,周六的观众是家长。周五在幼儿园音乐教室,周六在幼儿园天井。不同的观众群,不同的演出场所,看看孩子们的表现。

当演员们穿好服装、化好妆,K班的弟弟妹妹们坐好准备看戏时,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获获冲着我喊:“这么多人看啊!我演不了了!”当家长们都就位,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们时,糖豆捂着因为意外而撞疼的头说:“我头疼,演不了了。”

哈哈……看来紧张是在所难免呀,不过迈上舞台的他们便成了TA……



 

两场演出都轻松流畅、一气呵成。K班的小朋友时而笑得前仰后合,时而专注紧张地盯着舞台;家长们更是不时地报以由衷地掌声。半个多小时的演出,小观众和大观众都那么聚精会神,这么直接和朴素的反馈,是孩子们几天来取得的最大成果。

 

一切还在运筹帷幄中……

 

五月,第三届小橡树戏剧节,等你到来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