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早我(就)和丁同学说好一起去奥森跑步,出门前他随手就将活动海报塞在了包里。我问“你拿他干什么?”当时他特别酷地跟我说:“我去试试。”
到了奥森(我们)早就把跑步的事给忘记了,进(公园)大门后开始各种打量游客。想去说,(又)不敢说,怕(被)拒绝。(我鼓励他) “去试试,(你)不说怎么知道?”经过一通观察,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。丁同学介绍的第一个对象是个带着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妈妈。
(丁同学向这位妈妈)打招呼,闷着头介绍完,感觉是要把脑海里默背了几百遍的词赶紧说完。还好这位阿姨有耐心,(将)海报二维码奉上,他就就匆匆跑回来了。“妈妈,帮我查查收到捐款没有?”一分钟,两分钟,五分钟过去了,没有更新的消息。
“(要不)你再试试?”我们两个坐下来,将捐款的步骤自己走了一遍,发现里面需要确认的地方比较多,而且一旦中途退了出来,没有二维码就进不去了。“明白了!我跑的太快了,(还没和阿姨)没说明白呢,太着急了。”(丁同学)找到了问题再次出发,这次是一位正在公园晨练的老爷爷,(他)打(完)招呼(开始)介绍,指导爷爷按步骤一步一步地做。
第一笔捐款收到啦,一套砖瓦钉16.50元!良好的开端(让丁同学)信心倍增,走路的速度都快了起来。当然这其中也碰了钉子,“没空儿”、“我们不感兴趣”(路人回复道)。但是不论成功还是失败,丁同学在募捐后都会过来给我讲讲,及时地总结经验,(比如,)“刚才(有位)叔叔问了我这个问题,你觉得我哪里说的不好?”。